中芯國際(SEHK:981)與華虹半導體(SEHK:1437)相比,哪間是更值得投資的半導體代工廠? –
中美科技角力,中國政府積極發展國內半導體產業鏈,最近更提出免稅方案推動國內半導體產業升級。中芯國際(SEHK:981)與華虹半導體(SEHK:1437)相比,哪間是更值得投資的半導體代工廠?以下由三大角度拆解:
1. 第二季業績增長
|
收入 |
股東應佔溢利 |
中芯國際 |
18.7% |
644.2% |
華虹半導體 |
(2%) |
(58.9%) |
中芯在今年第二季的增長表現明顯勝過華虹。兩間公司同樣受惠於中國推動半導體產業增長所帶來的順風,增長表現的落差可歸因於中芯的技術水平領先於華虹。中國政府推動晶片內需下,不少中資科技巨企將技術上可行的晶片訂單轉由國內代工廠供應,而中芯去年成功開發14nm量產方案,使其成為國內市場技術最領先的代工廠,變相獨佔了國內14nm製程需求。
勝出者:中芯國際
2. 定價能力比較
|
毛利率 |
毛利率變動 |
中芯國際 |
26.5% |
7.4% |
華虹半導體 |
26% |
(5%) |
定價能力方面,兩間公司在今年第二季的表現相若,中芯的毛利率僅較華虹高0.5個百分點。不過,若比較毛利率的改善幅度,中芯國際的表現明顯優勝。這主要可歸因於以上提到的14nm量產方案屬國內市場較先進的製程技術,定價能力較高。中芯在第二季的晶圓收入有9.1%來自14/28nm,佔比較去年同期上升5.3個百分點,邊際貢獻較豐厚的產品銷售佔比增加,毛利因而有所擴張。至於華虹,低水平製程技術的定價能力會被持續削弱,毛利率於是受壓。
勝出者:中芯國際
3. 產能利用率比較
|
產能利用率 |
產能利用率變動 |
中芯國際 |
98.6% |
7.5% |
華虹半導體 |
93.4% |
0.2% |
至於產能利用情況,中芯表現同樣優勝。相比起去年同期,中芯的產能利用率升幅相當顯著。這反映出中芯國際的技術水平雖然難與海外龍頭媲美,但已是中國國內最先進,國內訂單需求依然熱切。事實上,中國國內有財力有能力在「製程競賽」佔有一席的半導體代工廠只有中芯。展望未來,中芯有望繼續成為國內晶片內需擴張的大贏家。
勝出者:中芯國際
結語
綜合以上三點,若要在兩者之間選其一,中芯國際的投資價值更吸引。
延伸閱讀
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。作者 Alvin Yu 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。
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(www.fool.hk) 2020